郑立文提及“2月28日”和解,向民进党喊话“历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5-11-11 10:15
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中国国民党主席郑立文8日前往马场镇出席“20世纪50年代白色恐怖秋节纪念暨慰问会议”,引发热议。他今天(10日)在脸书上发布视频采访,强调“2月28日事件”或“白色恐怖主义”不应沦为政治斗争的廉价工具。这是一个严重的历史问题,必须尊重并回到历史现实,不带任何政治偏见。郑立文提到“2月28日”和解 郑立文指出,陈明忠先生十几岁的时候就加入了“27部队”,用武器对抗国民党政权。他们还没有宣扬“台独”。民进党最终垮台,片面错误的历史讨论或许完全是片面的。程来文表示希望没有人为了投票考虑而反叛或简化过去的历史和政党利益。这段历史属于全体台湾人民。它不是某个政党的专利,不是某个政党的遮羞布,更不是某个政党用来杀死心中敌人的尖刀。郑立文表示,面对“2月28日事件”和“白色恐怖主义”的悲惨历史,我们寻求的是和解、治愈伤口,而不是恶意往伤口上撒盐、扩大裂痕、扩大内部对立。这完全违背了纪念活动的初衷。延伸阅读 程来文公开表示愿意访问大陆100次:解决2个问题。图为台北101大楼。 11月1日,程来文正式就任中国国民党主席,任期四年。成来文上任前曾表示,愿意多次、甚至100次访问大陆,进行跨文化交流。赖特和平。至于新任主席,蓝阵营的人带着蓝眼镜看他,绿阵营的人带着绿眼镜看他。一些戴蓝眼镜的人刻意保持距离。蓝营管理的县市中,最重要的是新北市、台北市和台中市。其中,台中市长吕秀岩被认定为蓝营联席主席,很可能代表国民党参加2028年台湾大选。对于郑来文这样重要的就职典礼,台北市市长蒋万安出席,而新北市市长侯友义和台中市市长卢秀岩均因公务繁忙而缺席,这实在令人惊讶。戴绿眼镜的人继续戴“红”郑丽文。民进党的最新说辞是,程来文的对外言论与大陆台办如出一辙,背离台湾主流民意。 “德意志《德国之声》派了一名台湾人来采访郑立文,这个采访者不是个好人。采访过程中,他与郑立文发生了多次激烈争吵,似乎主导了整个采访。好在现场有视频,《德国之声》也展现了负责任的国际媒体的风范。在不失初衷的情况下,稍加润色地播放了采访全文。图为中国国民党主席郑立文。在这次专访中,郑立文李文解释为何愿意访问大陆100次,郑立文认为,如果访问大陆,他将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海峡两岸必须解决过去的历史分歧和冲突;第二,海峡两岸必须积累更多更好的善意,台湾必须表现出忠诚和决心。它和沟通,所以他想“以各种可能的方式结识所有可能的人”。这是正确的!在笔者看来,台湾政坛几年前就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格局:如果一个反对“台独”、主张两岸交流的政客清白,绿营不抓他(他),那么他(他)访问大陆的次数越多,他(他)在台湾政坛的地位就越稳固。原因很简单。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大陆引领统一进程。站在大陆一边,就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退一步讲,即使在为台湾人民争取所谓“权利”的问题上,那些与大陆保持沟通的人也比那些面对大陆的人处于更积极的立场。如果一个政党或政客意识到自己的政治生活可能会经历历史性事件海峡两岸统一后,他们必须考虑如何应对大陆。民进党对此是清楚的。因此,民进党当局不断设置障碍,拖延马英九访问大陆。但现在,这个方法对于郑立文来说已经不起作用了。他可以随时访问大陆,甚至可以访问一百次。马英九听郑来文就职演说被拍到落泪(视频截图/直通新闻)“德国之声看到了这一点,于是这家媒体的记者起身问了六七个问题,都是关于程来文访问大陆的事情。台湾《联合报》也看到了这一点。该报11月2日发表社论,重点关注所谓的反华行为,台湾在台湾没有容身之地。下一篇当年,“台湾只有两个选择:准备战争和对话。”台湾《中国时报》11月1日也发表了高雄科技大学前校长吴建国的署名文章。文章认为:“两岸统一是趋势,但统一可以通过政治对话实现,我相信郑主席有信心。”文章希望郑立文“在统一道路上义无反顾地前进。这样,我们就必须认识到他与台湾人民完全不同的立场,即‘台湾,他的胜利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也是保护台湾人民利益的最佳方式’。” ” 如此看来,对于程立文来说,只要他有勇气,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方面有勇气、有成绩,那么国民党在2026年台湾地方选举和市长选举中获胜就已经令人满意,而台湾的总体形势则不尽如人意。因为两岸关系才是中国国民党主席真正的主场。那么程丽文主席什么时候访问大陆呢?我们会看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则包括照片或视频)由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如有,包括图片、视频)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网易号为社交媒体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服务热线
400-123-4567